只認綠電直供,落后產能加速淘汰
另外,這幾個行業(yè)也跟歐盟碳邊境調節(jié)機制(CBAM,即碳關稅)覆蓋的范圍比較契合。
歐盟碳關稅在今年10月開始進入過渡期,將在2026年正式實施。首批產品覆蓋范圍包括鋼鐵、水泥、電力、鋁、化肥、氫等幾大行業(yè)。
因我國未對歐盟出口電力,實際上只有鋼鐵、水泥、化肥、鋁和氫5個行業(yè)。
根據歐盟海關公布的數(shù)據,我國2022年出口歐盟鋼鐵151億歐元、鋁45億歐元,均占歐盟進口的第一名,化肥產品3.3億歐元,水泥1146萬歐元,氫3134萬歐元。
可以看出,碳關稅的實施將對我國鋼鐵、鋁和水泥產品出口貿易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。對此,有必要盡快將上述三個行業(yè)納入全國碳市場,賦予企業(yè)
碳配額,以降低可能需要繳納的碳關稅,保護我國產業(yè)出口優(yōu)勢。
但即使納入碳市場,中國碳
價格跟歐盟碳市場
價格還是差距很大。在歐盟,一噸
碳價格是700-800人民幣,在中國目前只有70-80人民幣,根據歐盟碳關稅相關規(guī)定,中國產品要出口到歐盟,需要補足這個
碳價格差距,除非你能證明在生產過程中,使用了100%綠電,實現(xiàn)了零排放。
根據歐盟碳關稅的相關規(guī)定,在綠電層面,歐盟唯一認可中國綠電的方式就是物理上的綠電直供。
這是什么意思呢,就是你工廠使用的電力來源,要么是可再生能源的直接供應或者自發(fā)自用的光伏風電等可再生電力,才能算零排放,只要是過了網的綠電都不認可,必須要直供。即使你購買了綠證,或者其他
碳匯抵消,都不會認可。
所以,出口企業(yè)應對歐盟碳關稅的戰(zhàn)略最好的方式就是加大出口產品生產制造的綠電直供的比例,目前歐盟唯一認可的是遠景在鄂爾多斯打造的零碳產業(yè)園模式。中國要突破歐美的貿易壁壘就要加大零碳產業(yè)園的建設,加大零碳產業(yè)園的綠電直供比例。
為了跟歐盟這個規(guī)定相一致,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部這次在《通知》中特別明確:“在核算企業(yè)層級凈購入電量或設施層級消耗電量對應的排放量時,直供重點行業(yè)企業(yè)使用且未并入市政電網、企業(yè)自發(fā)自用(包括并網不上網和余電上網的情況)的非化石能源電量對應的排放量按0計算,重點行業(yè)企業(yè)應提供相關證明材料。通過市場化交易購入使用非化石能源電力的企業(yè),需單獨報告該部分電力消費量且提供相關證明材料(包括《
綠色電力消費憑證》或直供電力的交易、結算證明,不包括
綠色電力證書),對應的排放量暫按全國電網平均碳排放因子進行計算。”
這段話翻譯過來的意思是,只有非并網的直供電和企業(yè)自發(fā)自用的非化石能源電量對應的碳排放因子,才按0計算。而其他方式購入使用的綠電,無論是購買綠電、購買綠證等購買非化石電力消費方式,其碳排核算還是按照全國電網平均碳排放因子進行計算。
可以預期,未來幾年,那些生產工藝落后、環(huán)保水平較低、又沒有提前布局綠電直供的鋼鐵、水泥和電解鋁企業(yè),成本會大幅抬升,或將被加速淘汰。
舉個例子,制造一噸電解鋁會排放12到15噸二氧化碳,如果一噸二氧化碳的差價是500元人民幣,可再生能源生產的電解鋁出口就非常有優(yōu)勢。
即使不出口,在國內,因為這幾大行業(yè)納入碳市場,如果你碳排放超出碳配額,需要花錢另外購買配額,也將失去競爭力。
【版權聲明】本網為公益類網站,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,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,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、研究或欣賞之用,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,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(QQ:51999076)。